2006/06/09 | 《在细雨中呼喊》
类别(我读我思) | 评论(0) | 阅读(28) | 发表于 00:13
最近几天,看了余华的这部小说。
刚开始看的时候,有点乱。
小说把过去的,现在的都放在一起写。
所以有时候就会觉得,乱七八糟的。
可是慢慢看进去的时候,觉得这种不按顺序的描述,也是一种独特的方式。
通过一件事在不同阶段给人的影响对比,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主人公的成长。

孙广林,是书中的我。
可是却很少提到这个名字。
提到更多的则是,孙广才,孙广明。
其实这本书只讲了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。

现在回想起来,没了最初的那种感觉。
还记得最开始看的时候,有种很压抑的感觉。
书中把"我"从小到大的一些思想上的成长情况写的很深刻。
尤其是小的时候,心理上对一些东西的认识。
记得当时看的时候,总觉得浑身在颤抖。
有种很沉重的东西压着自己。
而且觉得那样的语言,给人一种很重的阴影感。

总的来说,这本书我还是觉得写得不错的。
可是我并不能从里面总结出来一些什么。
仿佛自己经历过一遍那样粗重的生活经历。
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了。
只是不知道用粗重能不能表达我心中的一些感触。
有的时候真的感叹一个人的性格和小时候的经历那么的相关。
反正我知道以后的人,可能越来越不会了解那个时代人的成长经历。

我逐渐对余华这个人的笔锋有了一定的兴趣。
《活着》《许三观卖血记》《兄弟》。



图片如下:
0

评论Comments